決議升息意味著利率繼3月之後「連2升」。今年3月與美國同日等幅升息,這一次雖同日但幅度不同。3月時升息是央行睽違逾10年再度啟動升息,再上一次的升息則是2011年6月。
- 「重貼現率」調升0.125個百分點:1.375%→1.5%
- 「擔保放款融通利率」調升0.125個百分點:1.75%→1.875%
- 「短期融通利率」調升0.125個百分點:3.625%→3.75%
- 「新台幣存款準備率」調升0.25個百分點(一碼)
存款準備率調整表(單位:對存款額百分比)2022年7月1日起實施
項目 | 調整前準備率 | 調整後準備率 |
支票存款 | 10.750 | 11.000 |
活期存款 | 9.775 | 10.025 |
活期儲蓄存款 | 5.500 | 5.750 |
定期儲蓄存款 | 4.000 | 4.250 |
定期存款 | 5.000 | 5.250 |
銀行承作結構型商品所收本金—新台幣 | 5.000 | 5.250 |
央行總裁楊金龍先前就表示,台灣升息關注3個條件,包含物價波動、經濟復甦情況、其他國家資金移動。同時他也曾公開提醒「首購族」小心升息帶來的影響,應提早做好財務準備。
升息,會如何影響存款利息?在銀行設定定存的時候,你應該會發現有「固定利率」或「機動利率」可以讓你選擇,2個利率數字不同。本文作者為理財作家林帝佑,曾出版著作分享「3年從零存款到百萬」,她詳細剖析:當預估會升息時,定存選「哪一種利率」比較有利,提供給小資族一個參考喔! (編輯推薦:利率確定連2升!全年若升息3碼⋯小資房貸族少1個月薪水、房市可能有3變化)
-
快要升息了?那定存選「◯◯利率」較有利
在銀行設定定存時,銀行都會問存款人要選擇「固定利率」還是「機動利率」?這兩者有什麼差別?怎麼選比較有利呢?
定存的利率是銀行所制定,而銀行的利率是隨著央行的政策調整,當央行升息,銀行也升息、當央行降息,銀行也會降息,但是,定存的利率就不一定了!
- 假設存款人選擇「固定利率」,那麼在定存的存續期間,央行就算有升息或降息,也不會影響存款人的定存利率,因為那是「固定」的!
- 反之,假使存款人今天選擇的是「機動利率」,當央行有升息或降息,存款人的定存利率就會「機動性」的跟著調整。
兩個利率不一樣,原因在於銀行看升或看跌
要選擇利率計算方式的時候,都會發現「固定利率」跟「機動利率」不一樣,為什麼呢?讓我們從頭說起。
對銀行來說,存款人收到的利息是銀行的成本之一,所以當銀行覺得未來有降息的可能出現時,銀行會先用較高的機動利率來吸引存款人,等到降息之後,機動利率因為要跟著調整,銀行要付給存款人的利息自然會變低。
反之,當銀行覺得未來要準備升息時,就會先用較高的固定利率來吸引存款人,等到真的升息,固定利率不會因此跟著上升,對銀行而言,其成本已經確定,而存款人也不會因為升息而領到較多的利息。 (編輯推薦:夫妻退休月領3萬年金不夠用,賣房存金融股穩賺5%股息?專家點3理由勸退)
我們來看過去的實際狀況,2008年10月9日,央行公告重貼現率為3.25%,一直到2009年2月19日,期間共降息5次,重貼現率來到1.25%,那段期間,台灣銀行的定期儲蓄存款1年期利率,機動利率都高於固定利率,在2009年2月,機動利率為1.11%、固定利率則1%不到,僅有0.795%。
到了2010年,央行重貼現率慢慢上升,在6月25日公布為1.375%,直到2011年7月1日,重貼現率來到1.875%,為升息趨勢。
那時候,機動利率和固定利率的關係有了微妙變化,同樣以台灣銀行的定期儲蓄存款1年期利率來看,2010年9月,固定利率為1.04%、機動利率為1.09%,2010年10月,前者調升為1.16%、後者則為1.15%,固定利率的利率水準轉變為高於機動利率,直到2015年後又進入降息循環,機動利率才又再度大於固定利率。
固定利率、機動利率?幫大家畫個重點:
- 固定利率>機動利率→利率看升
- 固定利率<機動利率→利率看跌
但是,升息、降息的時間並不是這麼好掌握,如果想清楚把握實際領到的利息,選擇固定利率最簡單。
定存利率聰明選對,其實比較賺
假使存款人認為,在定存存續期間內有很大的機會遇到降息,那麼雖然當下機動利率較高,但為了不要受到降息影響,可以選擇固定利率;反過來說,假使存款人認為,有較高的機率會在定存的存續期間內升息,則可以選擇機動利率,有機會趁著升息,多賺一點利息!
-
本文作者為「林帝佑 X Smart理財佑佑班」 →部落格看更多文章
原文刊載於yahoo!奇摩專欄【林帝佑·百萬小資女】。 本文經作者及yahoo!奇摩同意授權轉載/出處連結請點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