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安樂活
  • 樂活人物
    • 名人理財心法
    • 精彩第二人生
  • 聰明理財
    • 省錢新知
    • 理財第一步
    • 簡單投資術
    • 退休規劃
  • 補助好康
    • 政府補助資源
    • 樂齡生活好康
  • 樂活影音
    • 樂齡學堂
    • 輕鬆養生
  • 自在老後
    • 安寧善終
    • 人際關係
    • 樂齡健康
  • 樂享生活
    • 法律與生活
    • 開運撇步
    • 旅遊好去處
#熱門搜尋
統一發票開獎   清明掃墓   央行升息   電價調漲
今日熱門
「我不是天生正能量!」高EQ女神林志玲,多年來如何養成剛剛好的優雅?
「我不是天生正能量!」高EQ女神林志玲,多年來如何養成剛剛好的優雅?
配息掛0、股利縮水,金融股還能存嗎?專家以00878為例:改存高股息ETF有2好處
配息掛0、股利縮水,金融股還能存嗎?專家以00878為例:改存高股息ETF有2好處
「MBTI」測驗風靡韓國,超神準16種潛藏人格完整解析!測出你的個性優勢是哪一型
「MBTI」測驗風靡韓國,超神準16種潛藏人格完整解析!測出你的個性優勢是哪一型
快來追蹤我們
樂活人物
名人理財心法
精彩第二人生
聰明理財
省錢新知
理財第一步
簡單投資術
退休規劃
補助好康
政府補助資源
樂齡生活好康
樂活影音
樂齡學堂
輕鬆養生
自在老後
安寧善終
人際關係
樂齡健康
樂享生活
法律與生活
開運撇步
旅遊好去處
今日熱門
節能家電補助3000元1/1上路!2023換新冰箱、新冷氣這樣買最高省1萬元
節能家電補助3000元1/1上路!2023換新冰箱、新冷氣這樣買最高省1萬元
配息掛0、股利縮水,金融股還能存嗎?專家以00878為例:改存高股息ETF有2好處
配息掛0、股利縮水,金融股還能存嗎?專家以00878為例:改存高股息ETF有2好處
「MBTI」測驗風靡韓國,超神準16種潛藏人格完整解析!測出你的個性優勢是哪一型
「MBTI」測驗風靡韓國,超神準16種潛藏人格完整解析!測出你的個性優勢是哪一型
首頁 > 樂享生活 > 時事探索 > 產檢假最新加碼到7天!育兒津貼真的有感嗎?10大原因揭密為何年輕人不生小孩
樂享生活
> 時事探索 > 時事探索 > 產檢假最新加碼到7天!育兒津貼真的有感嗎?10大原因揭密為何年輕人不生小孩

產檢假最新加碼到7天!育兒津貼真的有感嗎?10大原因揭密為何年輕人不生小孩

2021-12-31
817 人次
產檢假最新加碼到7天!育兒津貼真的有感嗎?10大原因揭密為何年輕人不生小孩
網路溫度計
字級放大
編按:立法院最新三讀通過《性別工作平等法》修正草案,勞工懷孕期間的產檢假、配偶的陪產檢假都延長為7天,期間薪資照給。

從育兒津貼加碼、到給薪假增加,都可以看出是為了提高生育率祭出的政策。雖然目前對於生兒育女確實有比從前更完善的補助、保障,但這些能讓台灣夫妻「安心生孩子」嗎?《網路溫度計》探討現代「台青」為何不生小孩,並統整出10大原因:包含房價太高、薪水太低養不起、補助不夠有感…為了國家下一代棟樑,來看看還有什麼原因。
-

嘆「房價太高、低薪養不起」!育兒津貼民眾真的有感嗎?



根據2021年美國中情局發表的全球總合生育率預測報告指出,台灣的生育率名列全球倒數第一,許多網友哀怨「低薪」、「房價、物價太高」是不想生的主因,也有許多人為了自我實現、工作職涯等規劃沒有育兒打算,為了鼓勵生育,政府也多次推出生育相關補助,包含育兒津貼、產檢補助、產檢假增加等措施。

疫情後不想生孩子原因大調查!你也是因為這些原因不生小孩嗎?



新冠肺炎今年在台爆發,許多人面臨收入銳減、被資遣等影響,讓人打消生小孩念頭,《網路溫度計》透過《KEYPO大數據引擎》調查疫情後台灣網友不想生孩子的十大原因,而政府祭出的育兒補助,是否又能成為民眾生小孩的助力呢?

NO.1 買不起房不能給孩子一個家



根據《今週刊》報導,在台北有超過6成5的年輕人因買房壓力而考慮不生小孩,薪資與房價的落差,也讓年輕人更沒有信心能夠給孩子一個家,網友大嘆「繳房貸就沒錢了,哪有錢養小孩」、「真的不敢生 生了要給小孩怎樣的一個家」。

雖然也有網友提出「租房輕鬆多了」,但對許多人而言,房價繼續漲只會讓人經濟壓力更大,深怕孩子出生也是一起吃苦。

NO.2 低薪養不起小孩



「沒有錢萬萬不可」這句話完全體現在生小孩上!雖然收入可不可觀、夠不夠用每人心中自有一套標準,但許多人認為薪水光是扣掉生活費、房租、給父母的孝親費就很勉強了,更何況養育小孩又是一筆大開銷,加上今年面臨疫情衝擊,更勸退年輕人生小孩的念頭。

雖然「窮養」也是一種方式,但對現代人來說,既然不能讓小孩過上衣食富足的生活,不然把這些錢留著讓自己享樂,說不定還能置產、投資,讓自己的生活品質更好。

NO.3 社會、職場對孕婦不友善



雖然政府祭出產檢補助假增加到7天、留職津貼提高到8成薪,但還是有許多孕媽咪遇到不平等的職場待遇。像是有網友就抱怨在懷孕期間收到資遣通知,讓她擔心「剩下四個多月寶寶就要出生了,也不可能再找工作」。

但也有網友認為,孕婦同事請產假會導致工作落到別人上「身邊有一到職就去生產的孕婦,結果請完假就離職了」,立場不同也讓大家對於孕婦在職場上的定位各有想法。

NO.4 沒時間照顧小孩



現今雙薪家庭比例佔多數,許多人感嘆下班後就累死了根本沒時間、餘力再照顧小孩,網路上也時常出現「工作太忙,沒時間陪伴孩子怎麼辦」、「為了顧孩子沒有自己的時間」等討論,網友也擔心沒有時間照顧小孩,可能會導致小孩有「走歪」的風險,所以許多人寧願「膝下無子」也不想承擔因沒時間照顧小孩而產生的風險。

NO.5 考量身體健康狀況



有些時候夫妻達到共識希望共同孕育新生命,但礙於身體健康考量,不得不放棄這個決定!有網友擔心自己有先天上的缺陷怕遺傳給小孩子,所以沒有生育打算,也有人可能是面臨排卵功能異常、精液異常等問題導致不孕。國健署建議,不孕症發生時,男性、女性應同時檢查。

10大不願意生小孩的原因

育嬰津貼如何申請?



寶寶出生後,時間、體力、金錢對新手爸媽來說是新的考驗,「育嬰津貼如何申請?」也成為2021新制網友熱議話題第一名!不論男女都可以申請育嬰假留職停薪、留職停薪津貼,只要工作任職滿6個月、小孩還沒滿3歲以前、配偶必須「在職中」即可申請,單親或未婚的情形也都符合資格,詳細資訊可至勞動部勞保局查詢。

改善高房價、物價才是治本



行政院祭出育嬰新制,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從投保薪資的6成提高為8成薪、產檢補助提高至14次,從育嬰假、產檢假著手,有許多網友大讚「滿有感的」、「往改善的方向前進,好事」但也有部分網友嗤之以鼻表示「不想辦法用真正有效的手段抑制炒房歪風,這些政策只是表面功夫」、「房價才是問題好嗎」。

希望廣設公托、公幼



網路上常常可以看到爸爸媽媽抱怨抽不到公幼,只能讓孩童就讀私立幼稚園,但學費高到讓人喘不過氣,「先繳了2、3萬的註冊費,每個月都要繳學費」直呼「比大學學費還貴」,網友狂喊「廣設公托、公幼比較實在」、「公立幼兒園抽籤抽不到,還得連排38小時報名私立幼稚園」,但也有網友抱怨「公幼4點下課,上班族哪有辦法接小孩」。

育兒新制話題
本文經DailyView網路溫度計授權轉載,原文出處:《嘆「房價太高、低薪養不起」⋯育兒津貼民眾真的有感嗎?十大原因揭密為何年輕人不生小孩》
-

作者簡介:DailyView網路溫度計以網路爬文技術取得巨量資料庫,涵蓋全台灣80%的網路新聞頻道、社群平台、FB、PTT、各大論壇及部落格等超過7000個網站資料。並透過語意情緒分析、獨家關鍵字詞庫,解析熱門議題,產出專業網站大數據調查報告。 網路溫度計網站、 網路溫度計粉絲團
#時事探索 #物價 #不孕 #房價 #生育率 #育兒津貼 #兒童教育
加入LINE好友 追蹤FB
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
×

聽健康 Podcast

更多收聽平台>
熱門文章
最新文章
1
清明節不想去掃老公家的墓,錯了嗎?呂秋遠律師「神回覆」點醒所有媳婦!
2
「MBTI」測驗風靡韓國,超神準16種潛藏人格完整解析!測出你的個性優勢是哪一型
3
配息掛0、股利縮水,金融股還能存嗎?專家以00878為例:改存高股息ETF有2好處
4
你家能隨時歡迎親友來、還是要整理很久?4張圖測收納痛點,把家從倉庫變飯店
5
日網有趣心理測驗:這4種蔬菜你會選哪個?測你「心累」的指數有多高!
6
40後減齡穿搭Do&Don’t:黑色穿錯更顯老!造型師推薦3招提亮臉色、修飾臉下垂
+看更多
1.
有簽約卻提早離職,要賠償高額違約金合法嗎?律師點出4個判斷方式解爭議
2.
死後別為我辦葬禮!女星讓媽媽「不插管」尊嚴離世,1個決定煎熬20年
3.
2023年14檔金融股配息、殖利率一覽!各大金控股利開獎兩樣情【不斷更新】
4.
EPS每股盈餘意思是?38歲退休族教戰:新手必知5個關鍵字!用股票養胖錢包
5.
你家能隨時歡迎親友來、還是要整理很久?4張圖測收納痛點,把家從倉庫變飯店
6.
面對失去、老去、死亡,林依晨:人生最重要的一課,就是學會輸得起
+看更多
為提供更多優質內容,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。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,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,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內容
接受並關閉視窗
  • 服務時間
  • 週一~週五
  • 8:30~18:00
  • 客戶服務專線
  • 02-2912-8060
  • 關於早安樂活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廣告合作
  • 公益合作
  • 採訪通知
  • 隱私權政策
  • 早安樂活相關
  • 早安健康
  • 早安健康嚴選
  • 早安健康雜誌

早安樂活 版權所有 © 2022 早安樂活 All Rights Reserved.版權所有,禁止擅自轉貼節錄

本服務由早安樂活提供。詳細說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