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基本生活費大幅調漲1萬元、手機報稅也多了新功能,但是在繳稅前,不妨先看看自己有沒有達到免稅門檻的標準,並且選擇最適合你的計稅方式,才有辦法在納稅時多省一點荷包。本文更列出詳細5種課稅級距,讓你親自算算看實際上應該要繳多少稅!

申報所得稅,2022年的免稅門檻是多少?
不管你是黃金單身漢,還是兒女雙全的雙薪家庭,只要將個人所得免稅額、標準扣除額、薪資扣除額加總,只要沒有超過一定金額就可以不用繳稅,而今年度的標準也和去年相同,來看看你是不是免繳稅的3種人之一吧!
1.單身:年收入<40.8萬元
由於每人個人所得免稅額為8.8萬元,再加上單身族標準扣除額為12萬元、薪資扣除額20萬兩項,只要合計年收入小於40.8萬元,就可以不用繳稅。
2.雙薪夫妻:年收入<81.6萬元
當夫妻一同申報綜所稅時,除了個人所得免稅額的17.6萬元外,還有標準扣除額24萬元及薪資所得扣除額40萬元,年收入只要落在81.6萬元以下則免繳稅。
3.扶養2名幼兒的雙薪家庭:年收入<123.2萬元
需要照顧2名幼兒的雙薪家庭,個人所得免稅額為35.2萬元、標準扣除額24萬元、薪資所得扣除額40萬元,另外還需要再加上兩名子女的「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」24萬元,合計年收入只要低於123.2萬元,就無須繳稅。
合併計稅、分開計稅哪個好?雙薪家庭這樣做最省稅
夫妻報稅時,共有「合併計稅」、「薪資所得分開計稅」、「各類所得分開計稅」三種方式,在選擇時不只要看到雙方的經濟狀況,更要考慮到兩人主要的收入來源為何,才可以從計稅就先省下一筆。值得注意的是,假設你是今年報稅前新婚的夫婦,一律得要使用分開申報的方式,等到婚後一年能選擇是要分開、合併申報,兩年後則一律都要合併申報,詳細的計稅方法一起往下看吧!
1.全部所得合併計稅
選擇合併計稅,就是將兩個人的淨所得加起來以申報,而分開計稅則必須以其中一人作為納稅義務人,分開計算應納稅額和其他稅額。
2.薪資所得分開計稅
如果夫婦兩人為雙薪家庭、所得較高,並且以薪資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為主的家庭,可以使用使用薪資所得分開計稅的方式,並以薪資所得較高的一方作為納稅義務人。
3.各類所得分開計稅
若夫婦斜槓經營許多事業,甚至副業超過本業的薪資收入時,使用各類所得分開計稅,再以所得較低一方作為納稅義務人,反而比較省荷包喔!以下舉例,當丈夫為主要納稅人,計算公式:

從淨額來看到底要繳多少!綜所稅5種課稅級距這樣算
事實上,即便我們最後算出綜合所得稅的淨所得,也不代表要繳出去的金額。理財專家郭莉芳解釋,說白話一點,假設一年賺100萬元,並不代表政府會把這100萬通通都要向你課稅,畢竟生活上柴米油鹽醬醋茶哪樣不用花錢?所以就會扣除生活成本、撫養家庭成本、或甚至是借貸的利息等等,這就是扣除額的概念,把零零總總扣掉之後所剩的錢才是「淨賺」,再從這個淨額來課稅。而這個淨額又分級距適用不同的稅率,並且有不同的累進差額。
綜合所得淨額稅率、累進差額一覽表
綜合所得淨額 | 稅率 | 累進差額 |
0-540,000 | 5% | 0 |
540,001~1,210,000 | 12% | 37,800 |
1,210,001~2,420,000 | 20% | 134,600 |
2,420,001~4,530,000 | 30% | 376,600 |
4,530,001以上 | 40% | 829,600 |
【公式】綜合所得淨額×稅率-累進差額=應納稅額
舉例來說,如果所得淨額是50萬,就屬於每年54萬以下這個級距,對照表格可以看出適用5%的稅率,則「50萬×5%-累進差額0=2.5萬」,要繳2萬5千元的稅。
如果所得淨額算出來是在54萬到121萬之間,則適用12%的稅率,比如60萬×12%,這時候還可以再扣掉一個累進差額37,800,最後算出來才是應繳納的稅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