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要特別注意,快篩陽性後檢測的卡匣需寫上姓名與檢測日,且要和健保卡放在一起拍照,預約視訊看診時上傳照片、並讓醫師評估。 (編輯推薦:國產快篩出現仿冒品!小心買到盜版快篩,教你看這7點馬上辨別真偽)
(5月13日更新)指揮中心今天又進一步宣布,除了上述的評估方式,有多新增一個管道!自5月14日起,如果無法使用視訊診療等管道,也可以委由親友「攜帶健保卡+快篩檢測卡匣、檢測片」,至診所或負責居家照護之責任院所(含衛生所)請醫師確認。


不過,現在「防疫保單」爭議不斷,自從指揮中心日前宣布這項新的防疫政策,大家很關心屆時是否仍會有很多民眾湧入醫院,要求開立診斷書,以便申請保險理賠,加劇醫療負擔。原先,產險業者堅持5月12日「快篩陽即確診」上路後,申請理賠仍然要以醫師診斷書為主,和產險公會、金管會僵持數日,最新消息,產險公會妥協了!數位證明有望代替診斷書,以供申請防疫理賠。
- 有買防疫險,需要理賠文件→可改用衛福部「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」,效力相同
- 勞工因為染疫、被匡列需要請假→可截圖自己或家人的「健保快易通APP」PCR陽性畫面

有買防疫保單必看:如何申請「數位證明」代替診斷書申請理賠
「數位健康證明要不要取代醫師診斷書?」這問題吵了好幾天,終於有結論。經產險公會昨日下午臨時理事會討論,產險公會建議業者,受理理賠申請時不限於固有書面診斷證明,並請業者考量受理「可證明效力的數位證明文件」,讓民眾申請防疫險理賠金。
金管會指出,衛福部開放民眾申請的「新冠病毒健康證明」,包含個人基本資料、檢驗疾病或病原體、檢驗類型、檢驗樣本採集日期與時間、結果、醫事機構等資訊,都和院方提供的診斷證明書無異,故提出放寬理賠標準、改以「新冠病毒健康證明」取代「診斷證明」的方案。
產險公會也已經正式發表聲明,建議業者在受理理賠申請時,不限於固有的書面診斷書,也要考量受理「同一性質、具證明效力」的數位證明文件,但保險公司仍保留事後查核的權利。 (編輯推薦:輕症確診在家隔離,防疫險有賠嗎?理賠條件霧煞煞,最新10大QA一次回答!)
【申請「新冠病毒健康證明」步驟】
- 至衛生福利部「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」申請專區 →點此
- 選擇「本國國民」
- 自「一般登入」、「TW FIDO登入」、「自然人憑證」三管道擇一認證
- 依自身狀況選擇申請「疫苗接種數位證明」或「檢測結果數位證明」
- 輸入生日、信箱後即可下載/列印「新冠病毒健康證明」

想看更多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的資訊,請到: 數位疫苗證明怎麼申請下載?哪裡可以用?疫苗護照使用方法7大QA圖解秒懂
等不到居隔通知書怎麼請假?勞動部給答案:手機畫面截圖也算
不管是確診、同住者匡列,當勞工因疫情影響需要請假時,原本必須向雇主提出居家隔離通知書當作證明文件,但近期疫情嚴峻、人力吃緊,不少民眾根本沒辦法及時收到通知書辦理請假手續,有時隔離期都要結束了才拿到隔離通知。
對此,勞動部已發布新聞稿,放寬證明文件措施,即起確診的勞工只要將「健保快易通APP」的PCR陽性結果畫面「截圖」或「輸出」,就可以當作證明向雇主請假。
另外,如果是同住家人確診、勞工本人符合被匡列對象(並未篩檢出陽性),卻還沒有收到居隔通知書的情況下,也可以使用確診家人的APP截圖、電子居家隔離通知書作為證明,向雇主請假;而就算勞工沒辦法第一時間提供證明文件,也可以在請假結束後30日內補交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