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安樂活
  • 樂活人物
    • 名人理財心法
    • 精彩第二人生
  • 聰明理財
    • 省錢新知
    • 理財第一步
    • 簡單投資術
    • 退休規劃
  • 補助好康
    • 政府補助資源
    • 樂齡生活好康
  • 樂活影音
    • 樂齡學堂
    • 輕鬆養生
  • 自在老後
    • 安寧善終
    • 人際關係
    • 樂齡健康
  • 樂享生活
    • 法律與生活
    • 開運撇步
    • 旅遊好去處
#熱門搜尋
電價調漲   金融股股利   麝香木花海   MBTI測驗
今日熱門
制伏糖尿病,腿力穩健變年輕!78歲退休醫師林經甫:與病共處、優雅老化的秘訣
制伏糖尿病,腿力穩健變年輕!78歲退休醫師林經甫:與病共處、優雅老化的秘訣
電價要漲,4月起平均漲幅11%!注意家中吃電怪獸,沒在用還偷你2千元電費
電價要漲,4月起平均漲幅11%!注意家中吃電怪獸,沒在用還偷你2千元電費
「台版粉紅大峽谷」麝香木花海滿炸太唯美!2023麝香木4個夢幻景點必收
「台版粉紅大峽谷」麝香木花海滿炸太唯美!2023麝香木4個夢幻景點必收
快來追蹤我們
樂活人物
名人理財心法
精彩第二人生
聰明理財
省錢新知
理財第一步
簡單投資術
退休規劃
補助好康
政府補助資源
樂齡生活好康
樂活影音
樂齡學堂
輕鬆養生
自在老後
安寧善終
人際關係
樂齡健康
樂享生活
法律與生活
開運撇步
旅遊好去處
今日熱門
二次確診如何申請勞保傷病給付?每人平均領2770元?遇上4情況確診仍沒錢領
二次確診如何申請勞保傷病給付?每人平均領2770元?遇上4情況確診仍沒錢領
電價要漲,4月起平均漲幅11%!注意家中吃電怪獸,沒在用還偷你2千元電費
電價要漲,4月起平均漲幅11%!注意家中吃電怪獸,沒在用還偷你2千元電費
「台版粉紅大峽谷」麝香木花海滿炸太唯美!2023麝香木4個夢幻景點必收
「台版粉紅大峽谷」麝香木花海滿炸太唯美!2023麝香木4個夢幻景點必收
首頁 > 樂享生活 > 法律與生活 > 兄弟爭產30年最終走上絕路...律師:避免爭產糾紛,比遺囑更好的方式是?
樂享生活
> 法律與生活 > 遺產繼承/遺囑規劃 > 兄弟爭產30年最終走上絕路...律師:避免爭產糾紛,比遺囑更好的方式是?

兄弟爭產30年最終走上絕路...律師:避免爭產糾紛,比遺囑更好的方式是?

2022-08-15
103,722 人次
兄弟爭產30年最終走上絕路...律師:避免爭產糾紛,比遺囑更好的方式是?
udn聯合新聞網/橘世代
字級放大
父母打拚一輩子,最終總希望財富傳承、遺愛子女,但遺產是給摯愛留下的最後一份禮物,或是撕裂後代感情的利刃?現今手足爭產糾紛頻傳,法院訴訟案件也不少,但「清官難斷家務事」,白紙黑字的裁判修補不了家族感情的裂痕。

民事法官指出,耳熟能詳的家族爭產糾紛,包括王永慶、張榮發家族、美福集團手足爭產釀槍擊命案,但不僅是豪門才有遺產糾紛,一塊地、一間房都可能成為爭奪標的。 (編輯推薦:手足爭產談不攏,房產繼承卡關!長輩心血恐「充公」,專家教一招解決)

吳姓老翁和胞弟為了過世的母親留下的一間台北市房產爭執多年,他不滿法院將房產判給了胞弟,2017年雙方在地檢署開庭後,開車衝撞弟弟和弟媳;外雙溪何姓望族擁有大筆土地、釣蝦場、錦鯉養殖場等事業,父親過世後,兄弟爭產30年,連過年都在吵架,哥哥最終殺死弟弟,自己也走上絕路。

手足爭產糾紛頻傳,法官建議遺產爭議「預防勝於補救」。 圖/123RF
手足爭產糾紛頻傳,法官建議遺產爭議「預防勝於補救」。 圖/123RF

預防勝於補救 鬧上公堂傷感情


一名法官表示,遺產爭議「預防勝於補救」,建議提早規畫財產、預立遺囑、生前贈與,避免爭產風波,若一家人為錢「對簿公堂」,再多補救也為時已晚,但台灣長輩忌諱預立遺囑,擔心找外人協助規畫遺產,會遭覬覦,加上重男輕女、長孫多一份等傳統觀念,忽略法律規定,遺產爭議層出不窮。

律師林富貴表示,遺產紛爭類別百百種,非婚生子女若經生父、生母撫育,視為已認領,得以參與遺產分配,例如王永慶四房羅文源等3姊弟,提出王永慶給付生活費、教育費,證明受王永慶撫育,官司最終和解收場。

林富貴說,配偶和子女共同擁有繼承權,民法修正前採「儀式婚」,修正後採「登記婚」,實務上有女子與丈夫舉行結婚儀式後逃婚,丈夫日後另娶新妻登記結婚,事後不幸往生,逃婚女子依修正前民法認定為男方合法配偶,也產生繼承權爭奪戰。

台灣離婚率居高不下,民眾大多不知道子女監護權歸屬與繼承權無關,小孩監護權歸妻子所有,丈夫身亡後子女仍可繼承遺產,若丈夫生前再婚生子,即發生爭產糾紛。

社會重男輕女觀念濃厚,長輩常認為女兒不能分遺產,卻未注意民法特留分規定;父母過世後,常見家中男丁要求姊妹簽立繼承分離財產同意書,拋棄父母留下的不動產或企業商標,當有姊妹拒絕,雙方爭議、訴訟隨之而來。

林富貴指出,鄉下地區常見為避免繼承造成土地細分,或長輩希望祖厝不能出售,要求房產繼承時「借名登記」在長子名下,其他兄弟姊妹迫於情誼同意,事後長子卻稱房產歸他一人,引發爭產官司。

財產「定額」分配 減少子女爭執


民事法官提醒長輩在有能力、意識清楚狀況下,提前預留遺囑、生前贈與、信託、保險等,讓遺產分配有所依據;另因遺囑得符合法定要件才生效力,財務規畫也可能產生額外稅款,仍建議找專業人士協助。 (編輯推薦:十年法官生涯看遍無數爭產案件!家事律師解析5種遺囑形式,怎麼寫比較有利?)

他認為長輩將財產「定額」分配給子女,才能讓遺產成為真正的禮物,舉例每位子女均分拿300萬元,剩餘財產捐贈出來,讓子女不再爭執分多分少的問題。

另名法官坦言,想要杜絕遺產糾紛,唯一辦法是「不要有遺產」,他認為「兒孫自有兒孫福」,父母輩辛苦賺來的錢應花在自己身上,即使預留遺囑也僅是「降低」糾紛機率,「只要有遺產,就有可能爭產」。

林富貴說,相較於台灣,外國爭產案例非常少,原因是外國長輩倚靠社會福利政策,或將大部分錢財作為居住養生村的費用,無需靠子女扶養,剩餘不多的財產再由子女平分或捐贈,方式單純鮮少爭執。

父母分次贈與 比遺囑有溫度


律師林富貴說,台灣法律關於遺產規定非常清楚,若民眾分配遺產未與法定應繼分不同,不鼓勵另立遺囑;然而,每人「伸手五指都不一樣」,長輩想給子女分配不同遺產,才有立遺囑的需要,但手足拿的東西不一樣,遺囑再仔細也會有糾紛。

他建議長輩與其立遺囑,不如逐年贈與子女財產,不必擔心子女「有了銀子沒了老子」,且父母贈與會比白紙黑字的遺囑更有溫度。

林富貴指出,遺囑分口授、密封、代筆、公證及自書,較常見公證和代筆遺囑,若先後預立多份遺囑,法律認定「最後一份」為有效。

口授遺囑不等於口頭交代,適用於緊急情況、須有見證人,但實務上很難成立,他執業以來尚未見過口授遺囑有效的案例;密封遺囑須遺囑人親自簽名,不得按指印代之,須寫明立遺囑日期、時間並密封,缺一不可。

自書遺囑缺點是筆跡真實難辨,難以證明立遺囑人是否受脅迫、精神正常;公證遺囑由法院公證人核對繼承要件、立遺囑人有無識別能力;代筆遺囑通常委託律師代筆,及2位滿20歲、與立遺囑人無利害關係證人在場並錄音、錄影,避免爭議。(聯合報/文/林孟潔/2022.08.06)

原文出處:【udn.com聯合新聞網-橘世代】為爭產不惜傷害父母、手足...如何讓遺產不再成為情感利刃

作者簡介:udn聯合新聞網,提供即時新聞以及豐富的政治、社會、地方、兩岸、國際、財經、數位、運動、NBA、娛樂、生活、健康、旅遊新聞,以最即時、多元的內容,滿足行動世代的需求。除了來自聯合報系的聯合報、經濟日報、世界日報、歐洲日報等國內外報紙的專業內容,還有合作媒體業者的期刊內容。
#遺產繼承/遺囑規劃 #財產 #遺產 #親情 #遺囑 #爭產
加入LINE好友 追蹤FB
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
×

聽健康 Podcast

更多收聽平台>
熱門文章
最新文章
1
「台版粉紅大峽谷」麝香木花海滿炸太唯美!2023麝香木4個夢幻景點必收
2
「MBTI」測驗風靡韓國,超神準16種潛藏人格完整解析!測出你的個性優勢是哪一型
3
電價要漲,4月起平均漲幅11%!注意家中吃電怪獸,沒在用還偷你2千元電費
4
玉山金股利剩0.6元、國票金0配息!2023年14檔金融股配息、殖利率一覽【不斷更新】
5
基本工資、勞保費率1/1起確定雙漲!2023勞保級距,這張表看你每月要繳多少錢?
6
為何不該等「跌到最低點」再買股票?理財專家實測:定期定額遠比All in更賺錢
+看更多
1.
股利創新低、金融股價重挫,存股族要逢低進場?篩選「3條件」別只看殖利率
2.
電價要漲,4月起平均漲幅11%!注意家中吃電怪獸,沒在用還偷你2千元電費
3.
2023下個天赦日3/21,遇春分能量加倍!兔年5個最佳轉運日,拜拜改運3招求財超靈驗
4.
玉山金股利剩0.6元、國票金0配息!2023年14檔金融股配息、殖利率一覽【不斷更新】
5.
配息掛0、股利縮水,金融股還能存嗎?專家以00878為例:改存高股息ETF有2好處
6.
「台版粉紅大峽谷」麝香木花海滿炸太唯美!2023麝香木4個夢幻景點必收
+看更多
為提供更多優質內容,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。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,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,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內容
接受並關閉視窗
  • 服務時間
  • 週一~週五
  • 8:30~18:00
  • 客戶服務專線
  • 02-2912-8060
  • 關於早安樂活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廣告合作
  • 公益合作
  • 採訪通知
  • 隱私權政策
  • 早安樂活相關
  • 早安健康
  • 早安健康嚴選
  • 早安健康雜誌

早安樂活 版權所有 © 2022 早安樂活 All Rights Reserved.版權所有,禁止擅自轉貼節錄

本服務由早安樂活提供。詳細說明